- 唐佳;贺晓露;许海波;秦幼文;李格;韩亚东;
利用随州市边界层风廓线雷达资料和常规气象资料,对2022年7月19日和7月26日发生在随州市的两次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主要研究降水发生前后风廓线雷达资料产品特征。结果表明,(1)风廓线雷达资料可以直观地展示风场的水平和垂直结构,能够清楚反映降水前后风场变化特征,两次过程降水前中低空风速均有增大,其中,“7·26”过程中高层有明显干冷空气侵入。(2)两次降水过程都存在急流的增强,强降水发生前,风速大值区的增强和高度下降,表明急流的增强和动量下传,低空急流的建立和发展,有利于对流发展,为强降水提供了良好的水汽和动力条件。(3)风廓线雷达探测到的垂直速度大小和功率谱密度可以清楚地反映降水的起止。当雨强增大时,接地的垂直速度通常也增大。有降水发生时,功率谱密度表现为正径向速度,且降水强度增大时,谱宽往往也表现为增大。(4)两次过程中,中低层最大风速高度差距减小,存在中低层急流轴变窄的过程,中低空急流的脉动并向下扩展,有利于对流性降水的发展。
2025年03期 No.219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9K] [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彭科曼;田孟勤;周林;
利用1983—2022年修文县地面观测站逐日霜的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分析、Morlet小波功率谱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和滑动t检验法等方法,对修文县霜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0 a来,修文县年平均霜日数呈减少趋势;霜日数存在3 a左右的强周期震荡;霜主要集中在11月至次年3月,其中12月下旬出现的频率最高;霜的变化特征总体呈初霜日明显推迟、终霜日波动变化、无霜期显著延长的趋势;从突变检测来看,初霜日、终霜日和无霜期的突变年份分别为2013年、2016年和2017年。
2025年03期 No.219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6K] [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陈铭瑞;徐颖;连洛尹;张玉轩;
利用厦门机场自动观测系统分钟级资料、地面观测记录簿、逐小时报文资料,结合福建省内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和自动气象观测站的所有站点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等,对2024年3月31日厦门机场雷雨过程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次过程受低空急流和超低空急流的双急流影响、配合低层切变并与中高层槽共同作用,首先在粤东地区触发对流,低层西南暖湿气流强盛,水汽和能量均充沛,本场西侧低层幅合高层辐散并有强垂直上升运动,有利于对流在漳州一带加强维持。
2025年03期 No.219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9K] [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陈斯智;林伟家;林艺妹;叶晓冰;
利用多源资料分析2024年第3号台风“格美”尾流给南安市带来一次大暴雨过程的主要特征,研究表明,尾流影响期间,长时间45 dBZ以上的强雷达回波和强回波顶高的云系一直持续在南安市上空;探空资料显示,整层湿度较大和不稳定层结给南安市带来产生暴雨的有利条件;南安市处在台风底部西南急流控制下,有良好的水汽辐合及抬升运动条件,也是此次大暴雨产生和持续的重要因素。
2025年03期 No.219 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3K] [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刘婧茹;林榕茂;
基于泉州市惠安县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数据,对2024年第3号台风“格美”影响期间近地层大风的平均风特性和脉动风特性的垂直特征展开分析。研究表明,(1)25日20—23时,测站在距离台风中心50 km以内时整层最大风速突增约50%,同时,整层风向一致由西北风转为西南风,地面至300 m各层风向角在台风转向时变化最明显;(2)阵风系数和水平方向全风速湍流强度的垂直剖面均呈双峰分布,阵风系数最大值可达2.3以上,且分布于地面至200 m高度,200 m以上随高度减小,水平方向全风速湍流强度大于0.4,表明水平脉动风湍流运动较强;(3)风攻角绝对值整层最大值均可达12°以上,风攻角与竖向风湍流强度的峰值时段并不一一对应,可见,台风影响过程平均风与脉动风特性有所差异,强风过后仍存在破坏力。
2025年03期 No.219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2K] [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李衣长;张玉琴;龚伟;
该文从监管能力、保障措施、监管成效、责任体系、监管档案5个方面,选取38项要素作为评估指标,通过专家打分等方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防雷安全监管评估模型,通过对福建省59个监管单位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将监管效果划为“优”“良好”“合格”及“不合格”4个等级。结果表明,7家单位达到“优”等级,31家单位达到“良好”等级,21家单位达到“合格”等级,无单位处于“不合格”等级。该研究成果能动态掌握防雷安全监管中存在的弱项与短板,有利于提升防雷监管的精准化水平。
2025年03期 No.219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0K] [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马夏妮;余锐;李建程;刘雯丽;孙丽颖;
根据2003—2022年梅州沙田柚种植面积、产量数据,结合同期梅州市平远、兴宁、蕉岭、大埔、梅县、五华以及丰顺7个国家自动气象站资料,对影响梅州沙田柚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进行分析,并构建产量预报模型。结果表明:(1)梅州沙田柚产量气象波动指数为0.056718,实际产量变异系数为0.058192,其中,气象波动指数占实际产量变异系数的97.84%,气象因子是影响梅州沙田柚产量的主要因素。(2)1月上旬日较差、1月上旬日照、8月上旬最大风速等是影响沙田柚年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3)将关键气象因子与沙田柚产量组成数据集,采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梅州沙田柚产量预报模型,其R~2为0.81,MAE为0.03,模型预测效果良好;(4)基于建立的预报模型,选取样本之外2023年、2024年相关数据进行检验,2023年的预报准确率为96%,2024年的预报准确率为93%。该研究结果可为合理指导梅州沙田柚种植,提高沙田柚产量提供科学支撑。
2025年03期 No.219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4K] [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游立杭;林秀芳;
该研究系统分析福建地区二十四节气旅游开发潜力及实施路径,通过资源解析,明确福建“山、海、文、侨”四位一体的节气资源特色。市场层面,面向新生代文化猎奇、华侨寻根、银发康养、亲子研学4大主力客群需求,提炼“深度文化体验”“在地疗愈养生”“自然研学教育”3条发展脉络,并配套资源整合、品牌营销、多元参与三大政策支撑体系。最终,构建可推广的节气文旅“福建模式”,为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旅游消费新增量提供理论范式。
2025年03期 No.219 41-46+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2K] [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傅志兴;
基于2023—2024年莆田市大气中VOCs的观测数据,分析大气中VOCs浓度水平和时空分布特征,识别臭氧生成的关键活性组分。结果表明,2024年莆田市大气中的VOCs体积分数范围为5.58×10~(-9)~73.66×10~(-9),日均值为22.73×10~(-9)。莆田市VOCs的体积分数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总体表现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月变化特征总体呈“M”型的变化特征,日变化特征总体呈“W”型的变化规律,且夜间的体积分数大于昼间。大气中VOCs的关键组分为芳香烃、烯烃、烷烃等,甲苯和间/对二甲苯对OFP和SOA的贡献占绝对优势。对此,减少涂料或溶剂的使用,以及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是控制莆田市臭氧污染的关键。
2025年03期 No.219 65-6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0K] [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董迅;刘芳;袁宗胜;林凡;林仞;林志文;
垃圾焚烧发电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通过高温焚烧垃圾实现能源回收,具有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优势。随着垃圾焚烧发电技术不断推广,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行过程产生的臭气问题逐渐显现,成为制约垃圾焚烧发电技术行业进一步发展的严峻挑战之一。该文根据臭气排放方式,分析垃圾焚烧发电厂臭气产生的主要区域和原因,并总结目前垃圾焚烧发电厂针对不同区域臭气的控制管理措施及除臭技术,旨在了解垃圾焚烧发电厂完整的臭气控制系统,为后续探究新型除臭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2025年03期 No.219 70-7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9K] [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韩旭;
参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要求,采用现场调查、采样与检测、检查表对照等方法,系统评价某化工热电脱硝项目氨作业场所氨职业中毒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该用氨场所各岗位正常工况氨接触符合国家的职业接触限值标准要求,用氨作业场所的应急措施、劳动过程防护及职业健康各项管理工作基本符合国家对职业中毒危害相关法规、标准规范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职业中毒预防工作的措施建议。
2025年03期 No.219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1K] [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刘润泉;
该研究以宁德市周宁县某铸造园区为对象,运用AERMOD模型量化分析企业布局、排放控制与生产规模对周边大气环境特别是环境空气一类区九龙漈风景名胜区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布局使PM~(10)在一类区质量贡献浓度最大值占标率下降29.53%(保证率日平均)和40.80%(年平均);无组织排放量削减20%可使PM~(10)在二类区质量贡献浓度最大值占标率下降19.71%(保证率日平均)和14.68%(年平均),在一类区质量贡献浓度最大值占标率下降14.52%(保证率日平均)和16.81%(年平均),非甲烷总烃小时平均质量贡献浓度最大值占标率下降6.67%(二类区)、13.33%(一类区),效果显著优于有组织减排。通过优化企业布局,使企业远离环境敏感区,并减少无组织排放,即使生产规模扩大20%,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反而更小。因此,提出“空间约束—无组织管控—产能挂钩”三位一体优化策略,以期为铸造行业绿色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协调。
2025年03期 No.219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0K] [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郑鹏;方金城;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采用GM(1,1)模型对福建省废旧电池回收量进行预测研究。首先,分析了动力电池回收的重要性和现有研究的不足,指出现有模型在区域精细化建模、短时序数据处理及外生变量耦合机制方面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以2019—2023年福建省废旧电池回收量数据为基础,通过级比检验和移动平均法优化短时序数据建模,构建了福建省废旧电池回收量的GM(1,1)预测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高精度。预测结果显示,福建省废旧电池回收量呈指数增长趋势,预计在2028年电池回收量或突破23万t,年均增长率约55%。通过研究电池回收量的预测结果及模型分析的局限性,可为福建省优化回收网络布局和制定差异化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助力循环经济发展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2025年03期 No.219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4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陈言;陈奕帆;
提高居民参与环境治理意愿对于健全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利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9)数据对居民参与环境治理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社会经济地位、生活满意度、环境知识能力等对居民环境治理责任感具有正向显著影响;环境知识能力、整体环境评价、人与人信任、整体政府信任对居民环境治理决策意愿具有正向显著影响;生活满意度、环境知识能力、环境治理评价、人与人信任水平、整体政府信任、社会参与水平对居民参与环保行动意愿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受教育程度、环境知识能力等因素对居民环境价值意愿具有正向显著影响。最后,该文从强化环境教育宣传、培育政社信任关系和畅通社会参与渠道等方面提出提高居民参与环境治理意愿的对策建议。
2025年03期 No.219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5K] [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汪鸿翔;徐旸;陈智;
鉴于判别相关滤波器(DCF)的跟踪方法在无人机平台面临目标遮挡、形变等复杂场景下的异常响应波动和模型过拟合问题,该文提出时空响应不一致性抑制方法,通过动态时空方差响应图(DSTV)建模帧间响应特征差异,构建包含时空对齐约束与方差敏感权重的双阶段正则化框架,前者通过最小化相邻帧响应差异保持运动连续性,后者利用方差统计特性抑制异常峰值干扰。该机制有效降低目标异常突变导致的跟踪漂移,并通过解耦时空相关性约束增强模型泛化能力。在DTB70和UAVDT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在取得74.1%和72.7%的跟踪准确率的同时,保持约44 FPS的实时处理能力,验证了方法在复杂无人机跟踪场景中的有效性。
2025年03期 No.219 9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9K] [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翔;
针对传统企业展厅讲解中知识更新慢、交互单一、弱网适应性差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检索增强生成(RAG),结合情感分析的展厅讲解数字人系统。系统采用轻量化模型与多模态容错机制,以确保弱网环境下稳定运行,并通过情感分析以增强交互,同时分析访客数据,为产品优化提供支持。实践表明,该系统将访客问答准确率由60.8%提升至87.2%,交互满意度提高30%,讲解人力成本降低70%,并提供16条产品需求建议,为企业展厅数字化转型提供高效可行的解决方案。
2025年03期 No.219 100-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1K] [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接尚;陈春晖;
在当前建筑施工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传统的安全培训模式逐渐暴露出诸多弊端。该文针对虚拟现实(VR)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培训中的应用,以H公司化工建设项目为例,系统分析了VR技术的基本原理、实际应用、培训效果评估、面临的挑战及优化策略。结果表明,VR技术在提升培训效果、增强参与者安全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然而,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技术成本、内容开发和用户接受度等方面的挑战,应进一步加快技术融合升级、优化培训内容举措、强化人员培训方案。该研究旨在为建筑行业安全培训的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推动行业安全管理水平提升。
2025年03期 No.219 108-11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8K] [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廖颖川;邓鋆;
数字经济背景下,消费经济学课程有了新的内涵和实践形式,课程研究消费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学生认识国家经济增长动力的重要课程,其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对培养数字化转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阐述数字经济背景下消费经济学课程改革的目标,调查消费经济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课程改革与实践创新形式,主要包括:线上线下教学资源整合服务于课程改革;聚焦数字经济时政案例,构建课程案例集;过程和结果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方式,旨在通过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助力消费经济学课程教学数字化,助推学生成为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型人才。
2025年03期 No.219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9K] [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嘉佳;
在教育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以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依托,深度探索作业设计的实践转型。通过整合数字资源、搭建分层任务体系、创设真实情境项目、构建多维评价机制,推动作业从“被动训练”向“主动探究”转变,借助AI赋能与跨学科融合,深度激活学习内驱力,有效提升学生语言运用、思维发展与文化传承能力,为核心素养落地提供可行性路径。
2025年03期 No.219 117-119+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6K] [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振昌;
随着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逐步深入,职业院校只有重塑图书馆服务生态,才能满足师生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该文提出“技术—资源—服务—育人”四维协同生态模型,并提出优化该体系的具体策略保障,旨在为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职业院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范式。
2025年03期 No.219 120-123+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0K] [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泽豪;林舒晴;居远;
近年来,海峡两岸的中医药文化交流频繁,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颁布,对两岸道地药材的保护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该文探讨闽台的道地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并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背景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旨在为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No.219 136-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5K] [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鹏;吴月燕;赵子龙;李泽;谢银辉;陈栩彬;
在国家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业强国的战略背景下,福建省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但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该文剖析了福建省新型工业化发展现状,指出了福建新型工业化发展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薄弱、资源环境压力大、人才储备不足和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为此,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包括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创新与数字化转型能力、推进绿色工业化、完善人才机制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本文旨在为推动福建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实践经验,助力打造新型工业化可持续发展的“福建模式”。
2025年03期 No.219 142-146+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2K] [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浩洋;
平潭综合实验区作为国家级综合实验区,近年来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面临创新协同与转化机制存在堵点、产业基础与承载能力相对不足、创新人才要素供给存在短板,以及创新投入与融资支持有待加强等多重制约。该文立足于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实践,系统剖析了其在科技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过程中存在的关键挑战,并从疏通协同转化堵点、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强化人才要素支撑、加强资源要素保障等四个维度提出了一系列促进二者深度融合的对策建议。
2025年03期 No.219 147-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7K] [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崔梦丹;
该文基于专利分析视角,从专利申请趋势、技术领域分布、创新主体,以及产业区域分布等方面对国内石材加工机械产业的发展态势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我国石材加工机械产业相关专利数据,揭示了该产业的发展趋势、地域分布特点,以及国内主要竞争企业。研究发现,我国石材加工机械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技术创新较为活跃,但在变革性和突破性技术方面的成果较少。据此,该文提出强化政策扶持与保护力度、积极引导产业联盟化发展路径、着力加强人才梯度建设,有力引导并推动产学研合作进程等对策建议。
2025年03期 No.219 152-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6K] [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鸣爱;闫晓丽;徐丰;
随着我国通信行业成为通信领域专利技术重要产出地,我国通信领域知识产权成果分析的重要性愈发显著。目前,国内各省市的通信领域知识产权发展态势总体向好,然而福建省的通信领域专利申请量在全国占比出现波动向下的趋势,但其研发与创新能力不可轻视。相较于部分发达国家,我国在通信领域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以及知识产权的国际影响力等方面仍有差距。对此,该文建议强化核心技术研发、优化专利布局,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提升国际影响力。
2025年03期 No.219 156-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3K] [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谢颖;李嘉亮;
在赋权改革背景下,职务科技成果管理面临转化途径多样化、权属复杂化等新挑战。该文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出发,构建覆盖“成果产生—赋权—转化—动态管理”的职务科技成果管理链,识别关键环节风险点,提出针对性管理方案与保障措施,并总结不同转化路径的管理异同点,以期深化科研管理机制创新,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为高校和科研院所完善内部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推动职务科技成果高效转移转化。
2025年03期 No.219 161-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3K] [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隆毅;
该文构建基于知识产权的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2016—2018年福建省403家正式认定的创新型企业的相关数据为基础,运用随机前沿分析(SFA)模型,对不同创新型企业的创新效率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大型创新型企业依赖规模优势,但品牌管理效能不足、研发投入边际效益递减;中小型创新型企业侧重短期增长,但研发投入转化效率低、品牌管理水平不高,两类企业在创新成果的市场适应性方面均存在不足。针对这些问题,该文从合作创新、管理优化和市场方向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2025年03期 No.219 166-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8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邱成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总体上实行鼓励和协助华侨回国投资的政策,福建省华侨投资公司应运而生。1952—1969年,福建省华侨投资公司先后吸收华侨投资人12000多户,股金最高时达8000多万元,在福建省各地新建和扩建工厂共计62个,为福建工业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该公司认真执行华侨投资优待办法,有效地保障了华侨的利益,并长期肩负接待华侨、服务华侨等工作,在扩大革命的爱国统一战线方面也起了积极作用,是当时福建省侨务工作的一项重要抓手。
2025年03期 No.219 173-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0K] [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永斌;
科学家精神在创新驱动、人才培养、铸魂育人、守正社会、润泽文化等方面发挥着正向作用。该文基于中国式现代化视域,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人弘扬科学与科学家精神的历史脉络,阐述了其经历萌芽发展、初步形成、持续发扬和内涵升华的过程。科学家精神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着社会、文化、育人、创新的时代价值,推进科学家精神的课程化教育、空间化拓展、故事化传播和数字化应用,是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要路径。
2025年03期 No.219 17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2K] [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严娟珍;康春燕;牟迪;雷雨;
科技馆作为开展科学教育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传播科学知识、普及科学文化和培养未来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该文以甘肃科技馆为例,探讨“双减”政策背景下科技馆在开展科普教育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以下应对策略:依托场馆资源优势,提升科学普及与科学教育水平;协调省内外资源,加强全省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多措并举,促进科学普及与科学教育全方位推进,以期在教育“双减”政策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的科技人才贡献力量。
2025年03期 No.219 183-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许倩;
“双减”政策的推行,给青少年科普服务带来新机遇与挑战。该文以甘肃省张掖市科协为例,通过深入分析张掖市科协整合科普资源、创新科普活动形式、强化馆校合作等方面的具体举措,总结取得的成效与经验,探讨当前青少年科普服务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路径,旨在为我国西部地区开展青少年科普服务提供有益参考,推动科普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双减”政策。
2025年03期 No.219 187-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0K] [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