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古建筑的智慧防雷应用技术研究
李衣长;刘学奎;蔡河章;上官福明;曾繁其;
摘要(Abstract):
利用闪电定位资料、雷电灾害、遥感卫星监测等资料和提前预放电接闪杆、电解离子接地极等试验数据,通过精细化的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研究成果应用,对多源数据融合雷电监测预警和智能防雷应用技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GIS平台运用图层叠置法的雷电灾害易损性风险区划,能提供1km×1km的精细化区划结果;多源数据融合雷电监测预警的漏报率、空报率和临界成功指数明显提高;采用智能升降与提前预放电接闪、隐形引下线、电解离子接地极与深孔接地井、雷电峰值记录仪和在线监测SPD、接地电阻等装置,运用智慧防雷管理平台,提升文物古建筑防雷工作的网络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关键词(KeyWords): 文物建筑;智慧防雷;应用技术;研究
基金项目(Foundation): 闽西南区域协同发展气象科技专项课题“基于GIS图层叠置法的精细化雷电灾害风险区划”(编号:2019MXN03)
作者(Authors): 李衣长;刘学奎;蔡河章;上官福明;曾繁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姜启成,张其林,姜有山,等.苏州紫金庵雷击原因分析及古建筑防雷技术[J].气象科技,2010,38(6):825-831.
- [2]周乾.紫禁城古建筑防雷的传统方法[J].工业建筑,2019,49(5):197-200.
- [3]赖辉煌,刘昌文,杨庆波,等.基于GIS的网格化雷电易发区评价模型研究与应用[J].海峡科学,2018(8):60-64.
- [4]李衣长,沈永生,陈阿仲,等.基于GIS图层叠置法的精细化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模型[J].气象科技,2018,46(1):182-188.
- [5]方标,张逸,严小冬.雷达资料在黔东北雷电预警中的应用研究[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7,40(3):133-137.
- [6]孟青,吕伟涛,姚雯,等.地面电场资料在雷电预警技术中的应用[J].气象,2005(9):30-33.
- [7]杨世刚,赵桂香,潘森,等.我国雷电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预警[J].自然灾害学报,2010,19(6):153-159.
- [8]赵伟,陆韬,张祎.基于多源监测数据的雷电预警方法[J].气象科技,2020,48(3):438-442.
- [9]包炳生,张建敏,童杭伟,等.雷击参数在线监录与SPD动态预警管理——“黑匣子”研究与应用[J].自然灾害学报,2011,20(3):125-130.
- [10]李振亚,肖稳安,张其林,等.小波分析在雷击大气电场波形去噪分析中的应用[J].气象科学,2014,34(3):282-287.